生態農業是必由之路
2017-09-26 來自: 山東潤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:20569
由經濟學和生態學理論而發展起來的農業生態科學是應該得到政府、學者、業者及民眾高度重視的領域和話題。這不僅僅是因為它關系到13億人口能否吃飽飯和吃什么樣飯的問題,也是涉及13億人口在什么樣的環境 下生存的問題,這是一個系統化的綜合性問題。
生態農業以探索大農業的發展環境為基本;以遵循自然生態學、生態經濟學規律,提高農、林、牧、副、漁業的復合化系統統一發展為科學基點;以提高太陽能的固定率、利用率,提高生物能的轉化率,提高廢棄物的再循環利用率為手段;以使物質在農業生態系統中得到循環利用,以少的投入獲得大的產出為經濟目的;以效農業生產、能源循環利用、保護生態環境、佳經濟收益的系統提高為宗旨。因而,生態農業是令人鼓舞的美好境界。
土壤的質量環境是生態農業的基本,所有的植物生長和動物生存都基于健康的土壤環境。因而,發展生態農業要從健康土壤入手。
德國發展生態農業的基本要求是:不得使用化學合成的除蟲劑、除草劑,不得使用易溶的化學肥料和化學合成的植物生長調節劑、抗生素及轉基因技術。
發展生態農業,對我國而言是必由之路,理由是:
我國人口眾多的需求:作為耕地面積不大,但世界人口多的,只有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才能適應需要。
環境惡劣的需求:只有將發展生態農業作為重要國策,才能改善被大面積破環了的環境。
循環經濟的需求:只有大力促進循環經濟發展,才能改變我國嚴重的浪費狀況。
經濟衰退而振興的需要:應將振興經濟發展的轉到現代的生態農業和相關產業上,只有加大這些領域的投資,才能使我國重振經濟高速發展的信心和熱情,也才能使三駕馬車起到促經濟的作用,也才能控制cpi的瘋漲,也才能在制造業上找到突口以提高我國企業的競爭力。